石材飾面板安裝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黏結法一種是干掛法,比較而言黏結法顯得更傳統一些,干掛法是近些年來才得以廣泛使用的。從這兩種石材飾面板的施工方法中,歸納成以下的具體要求:
(1)黏結法
1)在墻面或柱面上安裝石材飾面板時,應抄平、分塊彈線,并按彈線尺寸及花紋圖案預拼和編號。
2)系固飾面板用的鋼筋網,應與錨固件連接牢固,錨固件應在結構施工時埋設,并應做防腐處理。如基體未留預埋件,可以采用后置件,但是后置件的現場拉拔強度必須符合設計的要求。
3)飾面板安裝前應按廠牌、品種、規格和顏色進行分類選配,并將其側面和背面清掃干凈,修邊打眼,每塊板的上、下邊打眼數量均不得少于兩個。并用銅制金屬絲穿入孔內,以作系固之用。
4)飾面板的安裝應當在找正吊直之后,再使用銅制金屬絲與墻面上的鋼筋進行綁扎,要求綁扣必須結實,不能有任何的松動。
5)飾面板安裝時接縫寬度可墊木楔調整,并應確保外表面的平整、垂直及板的上沿平順。灌注砂漿時應先在豎縫內填塞15~20mm深的麻絲或泡沫塑料條以防漏漿,待砂漿硬化后,再將填縫材料清除干凈。
6)灌注砂漿前,應澆水將飾面板背面和基體表面澆水充分潤濕,再分層灌注1∶2.5水泥砂漿,每層灌注高度為150~200mm,并且不得大于板高的1Φ3,要求插搗必須密實,但不能擾動石材飾面板,插搗工具可以使用Φ 8的鋼筋,隨著插搗的進行,隨時注意觀察板面的變化,板面發生輕微的位移,可以使用橡皮錘輕輕敲擊。水泥砂漿達到初凝后,應進一步詳細檢查板面的位置,如果發生移動錯位的現象,應拆除重新安裝,若無移動方可灌筑上一層砂漿。為了保證飾面板黏結的更為牢固,石材飾面板水泥砂漿的施工縫,應留在飾面板水平接縫以下50~100mm處。
7)采用傳統的濕作業法安裝天然石材時,由于水泥砂漿在水化時析出大量的氫氧化鈣,很容易穿透石材的肌體泛到石材表面,產生不規則的表面花斑,俗稱“泛堿”現象,這種現象將嚴重影響建筑物室內外石材飾面的裝飾效果,因此,在天然石材安裝前,應對石材飾面的背后采用“防堿背涂劑”進行背涂處理。
8)石材飾面板在水泥砂漿凝固后,應使用棉絲將板面擦拭干凈。
(2)干掛法
1)干掛法分為大龍骨法和掛件法,對于墻面裝飾面積較大、石材的規格也較大的外墻面使用大龍骨法較為普遍也比較適宜。龍骨一般情況下大都使用鍍鋅型鋼,在型鋼的翼緣上固定掛件,用掛件固定石材飾面板。對于不夠平整的墻面可以通過設置的大龍骨進行平整度的調整。掛件法主要使用在墻面裝飾面積較小的部位,同時要求墻面的平整度很好,石材飾面板安裝前先將掛件固定在墻面,然后將掛件與飾面板相連。
2)龍骨應與墻面有著可靠的連接,連接的方法可以使用膨脹螺栓,也可以與墻面中預埋的埋件焊接,連接點之間彼此距離不應超過300mm。
3)龍骨在安裝后必須保證垂直和水平,龍骨的表面應在同一平面內,這樣的要求主要為了保證飾面板的平整,當龍骨與墻面的連接點存在空隙時,可以使用鋼板進行鋪墊,但鋪墊的鋼板必須與埋件或膨脹螺栓相聯系,不能虛墊。
4)龍骨的間距與飾面板的尺寸有關,要求在進行飾面板安裝之前仔細閱讀施工圖紙,以便徹底探明彼此之間的關系。
5)為了更長遠地使用龍骨,應選用經鍍鋅處理的龍骨,使用非鍍鋅的龍骨必須進行防腐處理后再安裝。
6)采用掛件法施工之前,應當檢查墻面的平整度,如果墻面存在不夠平整的情況,應首先進行墻面的平整工作。
7)掛件法所用的膨脹螺栓的直徑不要小于8mm。
8)掛件法中的各種連接件必須使用鍍鋅件或不銹鋼件。
9)固定飾面板的連接件,其直徑或厚度大于飾面板的接縫寬度時,應鑿槽埋置。
10)固定飾面板的連接件與飾面板的連接處,應涂抹快速黏結劑,以防止飾面板搖擺晃動。
(3)在飾面板上所留設的各種預留孔洞,不得大于設計要求的孔口尺寸2mm,并且應將孔洞的內壁打磨光滑。
(4)突出墻面勒腳的飾面板,在安裝時應待上層的飾面工程完工后進行。
(5)樓梯欄桿、欄板的安裝時機,應在樓梯踏步地(樓)面層完工后進行。
(6)墻裙飾面板的安裝時機,應在墻面最后一遍涂料涂飾前進行。
除了飾面板的安裝其他還有圓柱 雕刻異形等產品的安裝。
客服熱線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