汀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江河,客家人稱為母親河。汀江在鍥而不舍地哺育一個偉大民系的同時,也創造了一部石的傳奇。滔滔的江流不舍晝夜水磨石見,終于把奇石送到了地處汀江中游的黃金水段——上杭。
上杭是山美、水美、石更美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就有人在汀江河尋找各自喜愛的河卵石,走進百姓家居便可見精美的汀江河石擺設在廳堂或書房,那時,不懂什么是奇石。如今,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在汀江附近的許多人開始識石、愛石、覓石、賞石,奇石愛好者從最初的幾個人,至今發展到近百人。他們常年沿著汀江尋找奇石。據我所知,有些人收藏奇石達近千件,樓上樓下房前屋后都堆滿奇石,少的也有幾十、上百件。有的成了經營奇石的專業戶,他們把奇石變成商品進入市場;有的收藏奇石,開設陳列室,提升家庭文化品位,參加各類奇石展,許多作品在報刊發表,汀江奇石引起了藏石界們的關注,縣里還成立了賞石協會,成為龍巖市賞石協會的團體會員。
汀江的奇石大致分為三類:一是紋理石;二是造型石;三是黃臘凍石。汀江河卵石,石質堅硬、色澤天成、顏色豐富,花紋千姿百態。黃臘凍石像壽山田黃石那樣細嫩、透明如玉,圖案石最常見的是人物,飛禽走獸、花鳥蟲草,如:丘建柱收藏的《殘荷翠鳥》、《荷塘鴛鴦》;黃國棟的《雙鶴》、《猴子摘桃》;羅章泰的《聚寶盆》;劉永祥的《鑲嵌》;高漢文的《智者》;李兆邦的《春、夏、秋、冬》等等作品,其圖案清晰,靈秀神奇,無不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,這些都是汀江奇石的特色,作品都具有形態美、色彩美、神韻美,藝術品位已達到了相當水準。

奇石欣賞:春

奇石欣賞:夏

奇石欣賞:秋

奇石欣賞:冬
賞石文化是一種發現的藝術,也是一種心境藝術。休閑時常到江邊走走去尋找發現奇石,帶回家中慢慢思考一番,另加制作精致的底座,就成為一件素雅別致又富創意的藝術品,令人百看不厭,茶余飯后細細品味,在觀賞中感受每一件作品蘊含的天地靈氣,在品味中體會自然與藝術的和諧。一石在手,其樂融融。
客服熱線:











